助力师生成功融铸学校品牌 ——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三年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稿)
(2016.9~2019.8)
学校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依法按规顺利完成了上一轮(2012.1~2015.12)三年规划所制定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进步。 为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强化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办政府放心、学生喜欢、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依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浦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4)》等文件要求,立足实际,因校制宜,广泛征求和听取学校师生意见,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1、学校是2001年6月创办的一所从预初到高三的民办完全中学。2006年8月起停止初中招生,成为一所民办寄宿制高中。学校地处南汇大学城,占地2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8845平方米,有独立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并有依托的民办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的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室内体育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实训基地、食堂等教学资源。 2、学校目前在籍学生306人,三个年级,7个班级,非在籍学生291人,8个班级,生源来自于上海各区县。 二、办学优势 1、团队管理: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过2015年下半年调整后的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分工协作、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热心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广大师生。学校理事会与学校行政联席会定期商议、决策学校重大事情,校务会定期研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行政会安排执行落实各具体工作。 2、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63人,中共党员16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本科率100%,硕士以上学历13人,占20.6%。 教师学历层次高,有较强的专业水准和责任心。 3、特色发展:学校注重以艺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重视以美明智,以美育人。经过近十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美术特色教育正逐渐形成着有一定规模,并逐步走向成熟。 三、存在不足 1、生源状况:学生进校中考成绩偏低,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较区域内其他高中校的学生偏弱,严重影响着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且生源不足,造成办学资金不足,给办学带来一定困难。 2、教师状况:高级职称的教师仅6人,占比12.8%,更缺教学领军人物。又由于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薪酬待遇与退休保障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教师团队的稳定和专业发展。 3、学校管理:由于近几年学校管理团队更换频繁,现有的学校规章制度绝大多数为2004年制定,陈旧且呈现碎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章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的发挥。
第二部分目标定位 一、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师生收获并畅享成功。 学校将努力为每一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政策环境,为每一位师生的专业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制度性的机会平台。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想,让每一位教师能够获得职业的发展,并共同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二、校训:求适务实。 对接政策,遵循规律,立足实际,因校制宜;谋实事、务实功、干实事、求实效。运用适切的方式和途径,以抓铁有痕,步步为营的实干精神,持续推进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益、效能和效率。 三、目标定位: 学校的目标定位既是学校发展的方向、追求的目标、行动的指南,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归宿点。 学校发展目标:办成具有国际视野、特色鲜明的民办高级中学。 构建“国际化”、“特色化”办学体系,逐渐把工商附中办成上海市民办高中的佼佼者,成为培养具有全球眼光、开放意识、人文素养、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的学校。 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根植民族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公民。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意识的、善于交流的、勇于创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中国人。 教工发展目标:打造爱生尽责、钻业求进的专业教工团队。 培育和锻造一支热爱学生、敬业尽责、勇于担当、专业精湛、追求卓越的教职工团队。
第三部分重点发展项目与特色建设项目 一、重点发展项目 民办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建设工程 民办高中学生无论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与普通完中的学生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动力不足、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尤其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更是弱项。如何面对现状,尽快改进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促进民办高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未来三年学生工作的重点项目。 1、目标 通过系列的学生自主发展教育举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拟“规划”,学会时间安排,在选择中实现自我学业及生活能力的提升,为终身自主发展奠基。 2、措施 依据高中学情,学校将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发展建设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工作目标和内容,落实相关措施,并将有关工作抓具体、抓落实、抓到位。 高一年级,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在“抓学习基础,抓习惯养成,抓自我规划”,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和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准备,并跟进学业指导。 高二年级,重点落实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历练。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在学生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锤炼学生自理、自立、自管能力;通过“师长指导”,“同伴成长”计划,帮助学生调整和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并跟进学业能力提升的指导。 高三年级,以学生职业生涯目标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对升学的能力,以学生自我要求、自主进步、自觉学习为抓手,在学生践行规划中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帮助学生解决高考压力下的学习、成长中的困惑。实行“同伴陪伴”,为实现学生终身的自我发展奠定基石。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9—2017.8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制定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指导方案,指导、帮助每一位学生编制“自我成长规划”实现学生的养成教育基本落地。 2017.8—2018.7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基本形成,班风、学风有明显改变,学习有目标,学业有进步,对职业有理想。 2018.8—2019.7学生能够较自觉围绕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学习、实践策略和方法,基本形成能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态势,校园的文明之风、学习之风已经形成。
二、特色项目 (一) “中外融合课程”建设工程 为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落实浦东新区教育“四化”要求,根据学校秉持“为社会提供多元、多样教育需求选择”的目标定位,立足上海,放眼全球,积极拓宽发展思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潜质,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探索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将“中外融合课程”定位为特色项目,为逐步走向办学国际化奠基。 1、目标 加强中外课程的融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力争每个国际课程班学生能够走出国门,走进理想的大学。 2、措施 加大国际课程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扩大对外交往,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加强适应国际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具有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引进国际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组建中外方课程教师团队,使学生初步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8—2017.7引入中外融合课程体系;建立中外方课程管理机制,建立市场宣传渠道和确立市场目标客户群;组建国际课程师资团队,开设1-2个班国际课程班。 2017.8—2018.7扩大国际课程招生人数,力争达到100余人在校生学习规模。培养学生较好的英语语言能力;理解并吸收东西方文化精髓;初步具有专业学术能力,会批判性思考和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018.8—2019.7做大做强国际课程班,力争在校生人数达到150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用英语语言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具备相当国外本土学生同等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能力,能够顺利通过托福和SAT考试,进入国外排名较好的大学深造。
(二)美术特色建设工程 学校将坚守、传承并发展已有的近十五年来探索和实践美术教育特色创建活动,将以“美的教育培育美的人”指导思想创设涵盖学校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的“美”文化。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和浸润在美的生活世界。教会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学会探索美、构思美。不断地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去创造更美的生活和更美的世界。 1、目标 打造学校美术特色教育的品牌。 2、措施 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开发美术教育的校本课程,分年级、分阶段编制学校美术教学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学讲义、建立评价考核体系;依据美术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现状,实行动态分层教学,发挥美术教师各自专长,进行分类指导;开展自然写生、书画竞赛、师生画展、社会服务等系列美术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正确理解色彩运用等,成为学生人格发展、潜能开发、身心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 建立“基础+审美”的课程框架体系。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校本特色”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关系。整合各资源,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结合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开设各类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需要。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8—2017.7编制《学校美术教学特色课程方案》规划学校美术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开设工商附中的美育园地。开展临摹和写生结合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及时记录每次活动的内容及活动过程中的态度、体会和收获。 2017.8—2018.7有序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画准对象的形体,学会一套正确实用的观察方法,了解一些认识对象的基本原则。 2018.8—2019.7逐步形成学校美术教学特色,申报浦东新区艺术特色学校。
第四部分常规条块工作 一、学校管理 教育使命是通过人本的陶冶,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具备规划自身发展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地学习,自由地成长,并具备多元的素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氛围,优化内部管理,奠基和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顺畅有效,关键要构建新型的行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突破口是转变行政职能,重点是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1、目标 建设多元主体“共治”的学校管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让师生带着愉悦和期待的心情来学校。 构建爱师生、善管理、肯服务的学校管理团队,建立健全学校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学校治教和教师施教行为,让管理引导广大师生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高效地做事。 2、措施 加强学校管理团队成员自身的修炼,树立依法办学、科学治理、尊重师生、民主管理的思想,结合教育教学的新态势和学校教育发展需求,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力度。 健全管理网络,落实岗位责任制,理清职能边界,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效益,确保学校安全,提高育人质量。 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校务会、行政会等各例会制度和党支部、工会团委等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作用。透明、公开校务,努力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知校情、明校政、议校务、管校事,明晰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高各层面的教职工工作执行力和成效率。 加强对家长委员会、团委、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和支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发挥广大家长、学生、社区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力。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8—2017.7完成《民办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附属中学章程》的修订,编制完成学校三年(2016.8—2019.7)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形成实施框架。重建学校行政管理架构,推行“谁主管谁负责”管理原则,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章程统领下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 2017.8—2018.7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统领下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起职能边界清晰、独立运行、沟通协商、相互支持、分而不离多元主体“共治”的学校新格局,形成学校事事有法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做事有实效的良好局面。 2018.8—2019.7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力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将制度建设逐渐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觉行为的良好校园文化,努力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二、师资建设 教师是学校立根之基、发展之源,师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的动态性、拓展性,需要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技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学校将立足校本、搭建多样平台、采用多种方式,把教师的师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底线要求,把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和刚性要求,努力形成激励教师的工作机制。 1、目标 打造爱生尽责,钻业求进的专业教工团队,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保障,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措施 学习和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创家长满意学校,做学生喜欢教师”为目标,以“爱”和“责任”为核心,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构建学校教师成长梯队,帮助并指导教师完成《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计划》,推进和支持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发展。 构建教、研、训共同体。把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融为一体。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提高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教师自觉参加进修。发挥先进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把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研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搭建多样平台,开展教学比武,互促共生,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逐步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造就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8—2017.7编制学校教师队伍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师德建设方案》,指导教师个体完成专业成长计划,让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明方向。搭建学校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框架和实施步骤。指导青年教师成立青年教师沙龙。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学术互动、教学研究、思想交流和成果共享的平台,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加强教师培养(专业成长)梯队建设。 2017.8—2018.7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打造优势学科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立项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研究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下的课程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2018.8—2019.7建立并形成学校教师骨干梯队,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机制,开展多样有效的研修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扬长避短。提高骨干和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教”的方式明显转变和“教”的效能明显提高。
三、学生德育 德育教育是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处世行为的培养。在学生心灵深处播种下良好的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的种子,以此规范行为、砥砺心智,使学生最终成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德育培养将贯穿学生整个高中成长的始终。 1、目标 立足实际,因校制宜,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建立健全德育育人网络,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德育的有效性,努力创设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氛围,立德树人,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石。 2、措施 开展行为养成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培养良好卫生、文明、习惯和责任感,养成自学规范、勤学乐学的风气。 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年龄分布合理的学习型、智慧型、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班主任队伍;培养一支自主自觉、有自我要求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学生自主管理队伍。 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德育的全员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工作职能,营造家庭、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使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8—2017.7抓教师德育队伍建设,树德育先进,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管委员组织,并指导工作和发挥其作用。开展“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以评促改,以评促进。建立持续学生档案,加大呵护、关注、助力学生成长,树立“工商附中好学生”形象,发挥榜样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7.8—2018.7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化“评”“改”促进工作。进一步推进行为规范教育的主体能动性作用,选评德育先进工作者。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使德育教育与课堂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融为一体。 2018.8—2019.7创建和谐校园,建设温馨教室,树立学校的德育标兵,创建“五讲四美”班集体,并将优秀班集体建设成为每一个班个体于以奋斗的目标,形成特色教师与特色班级。
四、课程教学 学校课程为学校教育及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核心载体。学校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发展而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的一切活动与学生获得的总和。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时,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应对高考改革新政对课程进行整合校本化实施,并开发一定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从“有得选”,逐步到“智慧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快乐健康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目标 学校将力求满足每一位学生学习成长需求。有机整合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构建适切学生学习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将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对高考改革,实施行政教育班的教学与自主选择的走班教学相结合,开展分类指导、精准辅导,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学习,并获得成功。 2、措施 严格执行和落实市课程计划,编制学校课程方案,制定学校课程计划,整合三类课程,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常规管理,抓好教学“五环节”。倡导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教”与“学”的方式改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开展优秀教研组项目和评选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建立课堂教学监控制度,注重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3、分年度达成标识 2016.8—2017.7制定走班教学、分类指导、精准辅导方案。开齐开足开好三类课程,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引导和指导广大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2017.8—2018.7加强教研组建设,重视教研活动质量,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打造优势学科组。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实施行政巡课制度,组内教师互研观摩课制度和每学年教师的公开课制度,以及学业质量评价系统和学生评教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018.8—2019.7实施学科年级走班。建设语文学科基地,开发历史学科研究性课程,建立网上校本资源库,并将上传课件数量和质量作为教研组考核的标准之一。学生成绩进步明显,区统考成绩处于民办高中的中上等水平。语文、英语、美术等学科成为学校的龙头学科。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科目。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健全学校行政管理构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块条责任人为组长的部门规划实施工作小组。强化学校重要事项议事流程,加大校务公开力度,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工会等群体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 2、制度保障 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修订、健全学校章程统领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并强化制度的约束、导向和激励作用,逐渐将文本的制度内化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自觉。 3、资源保障 做好资源的统筹和合理使用,努力扩大和增加办学资金来源,科学用于学校的基础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师培训,尽力提高教工福利待遇,促进师资队伍稳定发展、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效实施。 4、安全保障 构建安全管理工作网络,提高全体师生“完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完善各项安全措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实在在创建一个安全、文明、和谐、健康的学校育人环境。 5、评估保障 根据规划中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规划实施的评估指标,成立以党支部和工会为主体的规划实施评估小组进行适时的评估,推进和促使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地实现。
|